海阔天空的云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0%

#本期无话
看到一篇文章,感觉写得特别好,推荐给大家。
以下为节选:

#白衣飘飘的年代

1988年,高晓松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住宿被分配在26号楼614室的一个下铺。两年后,他从清华退学,在校外和分别来自各个高校的蒋涛、戴涛、赵伟、老狼等人组建“青铜器”乐队

当时的乐队主唱老狼回忆说:“高晓松那会儿刚刚从清华退学,然后组织了一个大学生的摇滚乐队。当时他们乐队缺主唱,我也是通过朋友介绍,参加了这个乐队。我俩第一次见面约在南礼士路那边的一个建筑设计院的门口。印象当中他不拘小节,留着那时候比较文艺气质的长发,挺帅挺能说话的那种。”

这是个典型的“地下乐队”,吉他和贝斯都不超过一百块钱,鼓槌用刷子把替代,音箱是用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改装而成,整个乐队最值钱的资产是键盘手赵伟从家里偷拿出来的一台3万块钱的合成器。“都不用效果器,直接就是失真的。”高晓松回忆起当时的窘境。后来主音吉他手戴涛在北京邮电大学的女朋友发动宿舍全体女生捐助了乐队400块钱,这才买了第一台音箱。高晓松至今觉得那400块钱对乐队的意义重大,他和戴涛从西单买了个硕大的音箱,一人推着自行车,一人扶着音箱,从西单驮回清华大学。“下午四五点钟一直推到夜里,中间快到中关村的时候,都已经累得不行了,音箱从后座上掉了下来。戴涛拿自个儿脚去垫了一下,给砸得都那样了,但还是觉得特幸福。”

鼓手蒋涛说,“现在回过身来看,可能有很多当时的一些因素促成我们的相识与合作,但肯定没有任何的功利主义,就是那种青年的激情。”

随后的日子里,高晓松和老狼去了一趟南方。在海南的海口演出完之后,高晓松不想再回去,老狼只好独自一人回京继续完成学业。高晓松则“流浪”在南方,去广州,跑厦门,他在厦门大学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写出了歌曲《同桌的你》。

“他在厦门写的这些歌,我觉得可能跟他离开学校的那个经历也有关系,就是他可能多多少少对学校生活有一些怀念吧,然后就有这些歌。”作为高晓松歌曲的主要演唱者,老狼见证了他许多歌曲的创作过程。

1993年夏天,清华大学88级无线电专业毕业(当时学制5年)。高晓松同寝室上铺的兄弟钟卫东给他打了个电话。“他说明天咱们班毕业,所以全家,就得全家福似的,全得到场。”彼时的高晓松已经离开校园两年多了。接完电话他跑进厕所,出来后对着屋里的老狼说,我写一歌,就是刚才那个,“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这些歌曲后来被时任大地唱片公司制作人黄小茂选中,录制成专辑《校园民谣》。

在唱片发行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高晓松和老狼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火了。有一次,他俩去看球赛,突然间发现观众都不看球而是盯着老狼看,然后抓着签名。随后,唱片公司开始安排演出和出席颁奖典礼,“演出特别火,颁奖全是第一。”老狼回忆,这也是他大丰收的一年,先是以歌手的身份签约了当时最好的唱片公司大地唱片,并在同年登上了中央台94大学生毕业晚会。当时晚会的主持人是杨澜与程前,而何炅等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也在那晚涌现,从此脱颖而出。高晓松因为歌曲《同桌的你》一夜成名。

1994年,也是内地流行音乐新人爆发的一年,后来被称为流行音乐史上的94新生代。这一年出现了老狼、郑钧、潘劲东、黄格选、林依伦、谢东等等。毕业于南开大学的詹华正是在这一年入行成为了歌手郑钧的企宣。也正是在这一年,他认识了高晓松。“第一次见他是在北工大的演出现场,老狼去唱歌,他弹吉他伴奏。”校园民谣红了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两人多有交集。那个年代唱片公司的工作人员和艺人关系平等,互为朋友。郑钧、詹华、高晓松和老狼们经常厮混在一起,去酒吧或是吃饭。

“那时候大家比较单纯,又都年轻,精力旺盛,没有那么多事情牵绊,经常聚一起,一高兴就拿琴一起唱歌。”詹华觉得那个时代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没有生存和钱带来的压力,每天都活得很开心。

1995年,老狼发行了新的专辑《恋恋风尘》,高晓松因为对新专辑的意见不同而与好友老狼决裂。“在西便门的一个酒馆里,掀桌子,砸椅子,自那之后就不说话了,那会儿膨胀得容不下任何人跟你说你不对。”

随后,清华校友宋柯从美国留学归来,拎着一箱子银首饰四处推销。在赛特的店没开多久,就被高晓松撺掇着成立了麦田音乐。公司第一批的签约艺人里有高晓松早就发现却在其他唱片公司怀才不遇的“天才”朴树,还有好友叶蓓。同年,高晓松的音乐作品集《青春无悔》出版,其中《模范情书》、《青春无悔》、《白衣飘飘的年代》等歌曲在各大校园内被反复传唱,他再次成为街头巷议的高光人物。詹华至今仍念念不忘这张专辑,他认为那是高晓松巅峰时期的作品,是内地流行音乐史上的经典。

1998年,高晓松一整年没有工作,他背着行囊在世界各地旅行。“第一次经历了很不一样的生活,最大的感受是去看了很多海,觉得哪怕所有的钱都花光了也没关系。”这段经历被他记录在随笔《处处是海洋》当中,却并没有发表出来。年底,在北京一家叫“不插电”的酒吧里,高晓松陪同一个澳大利亚乐队时遇到已经两年没有说过话的老狼。当澳洲乐队问高晓松年轻时有没有做过乐队时,他回答:原来也做过乐队,有个主唱很好,后来一起成名,再后来又因为很多事情不说话了,就是坐在我背后那桌的那个人。听见对话的老狼随即举起酒杯走向高晓松,俩人一笑泯恩仇。

次年,高晓松拍摄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那时花开》,周迅、夏雨和朴树成为他电影的主角。这部直到2002年才通过审查的电影和他的音乐一样记述了青春岁月的故事。“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人看到过周迅二十几岁最年轻时候的样子,因为她那时演的电影全没通过,《苏州河》什么的。她最年轻的时候、最好的时候反正都没通过。”2014年4月,高晓松编剧且监制的电影《同桌的你》上映,制片方承诺票房过3亿就重新放《那时花开》。“我觉得重新放也行,搁着也行。”最终,《同桌的你》总票房4.8亿。

周迅的表演时隔多年依旧深深地印刻在高晓松的脑海里。他说:“导演在监视器后面看这个演员,通常都是爱上这个灵魂,明知道她是演的,你真爱她。你看到的是真实的,而不是看她演的。周迅能演空气,空气是找不到原型的。那个镜头,周迅演得特简单。夏雨在后面,她替夏雨写信给女朋友。夏雨说了一句她就写一句,我说夏雨会在你背后说一句我爱你,当然这句话明显是对你说的,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他对他女朋友说,让你写在那个信里。我说这个时候你要是感觉到你听懂了,就抬头看镜头,就像看着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或伤感的爱情一样。周迅表现得特别沉着,说什么她写什么,夏雨停顿了以后,突然说,我爱你。说得特别快,演出了那种少年的不沉着。然而周迅就特别沉着地写,“我爱你”,笑着写的。突然一抬头,盯着镜头,盯着镜头看就是盯着我看,一下子就看穿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可能未来很多年,都会回头看这个时刻,看少年时候最美好的时刻。我试过很多次让演员看镜头,周迅表现得是最好的,她的温度最高。”

高晓松正在筹划中的新电影《林徽因》(暂名),准备再次与周迅合作。“我一直跟她有聊,因为她演过林徽因,大家也比较认同。”

白衣飘飘的年代终究一去不复返。大家各自奔忙,不再一起玩乐,更多的时候是工作上的交集。高晓松在那个年代成名、成功,也构成他的自信和特立独行。他开始越来越多地表现自己的“不在乎”,他负担着盛名,也为这个盛名所捆绑。意识到自己“肥胖”后,高晓松开始减肥。

原文链接: http://news.ifeng.com/a/20140708/41065908_0.shtml?tp=1405180800000#_share=sina
下面是歌曲《白衣飘飘的年代》视频

之前在用github结合hexo建立个人博客的几点注意及参考资料里面说过,我自己是用的github加hexo来建立博客站点写博客的,不过最近两天出了问题,一个小小的问题,让我费了5,6个小时来解决它,不过还好,终于还是让我把最近写的三篇博客上传上来了。

当我按照原来的步骤上次自己的本地代码到远程的时候,

hexo d

结果却发现出现了错误,不能上传上去,显示的是

your branch is ahead of 'origin/master' by 2 commits

然后不理它,输入帐号密码之后,显示了:

fatal result=56.http=200

于是google了一下,结果按照查到的方法都试了个遍也没有把博文传上去,看到有个网友说是github本身的问题,但是我可以clone其他的仓库,为什么就不能上传呢?于是又上了github来查看账户安全性,显示的是login failed。显然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能上传,于是只好继续google这个内容,结果找到的内容还是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让我很苦恼,于是就开始了漫漫的寻找。
最后想到的方法是推到了重新装,把原来的关于用github pages作为博客站点的教程拿出来重新看,说实话,两个月了,好多都已经忘记了,但是相比之下还是比最早的时候要快一点的。就这样在笔记本上仍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原来的错误提示。
最终选择了在家里的pc上面新装一次,结果只花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并且上传了博客。说到在另外一台电脑上重新配置博客后台,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安装了git 以及node的客户端之后,cmd下安装hexo,但是要注意装完了hexo之后还需要npm几个常用的项目,渲染网页的ejs以及sitemap和feed,然后把几个文件或文件夹进行覆盖即可,source文件夹,配置文件,主题文件夹。
而想想最近,goagent因为出了点问题,于是我又把它更新到最新版本3.1.18,终于又让他能用了,这种稍微带点技术性的东西,稍微除了点问题都让我很蛋疼啊!

最后,我觉得大概是笔记本的网速实在是太慢了,不能够达到git上传的要求吧。确实笔记本连接上家里面用某度wifi建立的无线网,尽管可以连上,但是真的,很慢,很慢。

最后的最后

解决办法

在cmd中输入一下代码:

git config –global http.postBuffer 524288000

当然我还是很怀疑是家里网速的问题,因为即使修改了这个配置,依然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把本地代码上传到远程仓库中。

后来又发生了一次不能上传的问题,想起来之前教程上有看到当不能上传的时候,可以试着删除.deploy文件夹,然后再次hexo d,经过测试果然如此,所以本次得到的学习就是遇到不能上传的时候尝试删除那个文件夹,当然其他的学习更多的是对这个利用hexo建立博客的过程的熟悉。

想来像我们这种业余玩电脑的,非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们,真要是碰上点问题,真是又费时又费事啊!以后如果有机会能够系统的学习一下相关的东西可能会更好一些吧!比如,goagent出了问题,学习python。如果github方面出了问题呢,就系统的学习git。这样还是比较好的解决问题吧!
参考资料:http://www.shuiqingliu.com/archives/305

之前曾经在《大二上学期自我总结白话版》总结了点关于学习方法的东西。
期末以怎样的方式复习
这个问题咋说呢,肯定是要上自习的,问题是在哪上自习,什么时候上自习,15,16周精工实习,然后晚上就利用上呗。估计晚上上自习,不出意外还是会去自习室,环境还是比较好的,如果宿舍没啥人呢,可以考虑在宿舍。
现在再次对其整理一下:
1复习的时候用的东西不要只用一张纸,以后找不到了,要先一个本子最好。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不能迎难而进,做题或者看书的时候越是难懂的问题越是选择性忽略,然后到了考试会的也就会了,不会的也就完了,所以应该找好自己不会的点,明白自己的弱点。概率论就是最好的例子。
2还有就是对于知识的理解系统性的问题,只是刻意地去记公式,但是过去的好多年里我的习惯并不是这样,更何况我其实是一个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才会乐于去做的人,所以我不能忍受驾校,所以我这么多科目凭借着记公式都只是刚及格,还是老师拉了把。如果我能够看懂一本书,我相信我会突飞猛进。
3不要只是简单地看题,也要自己做一做,看看哪里不明白。
4还有的原因,因为觉得学完了到头来也是要忘记的,所以就不想学得太深入,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应付考试有的时候都有困难。
在系统和做题间左右摇摆。我觉得我现在学习的几个大问题,一个是不能对一个学习方法坚持,一方面很想系统地学习,一方面又知道老师说了只考这些题目类型,只需要看课后题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左右摇摆,一会多看书,一会多看题。但是说到底,系统地学习总是最有好处的。梁海勤就是个例子
在过去的一年里,数学的东西用的不多。
5可以试着做出一些系统性的东西来,比如思维导图,比如keep里面这些颜色各代表某种分类,比如书上的笔记颜色笔分类,勾勒等。
6思维导图系统性学习和复习知识,对于题目集中只看某个知识点。
7题目永远是检验学习效果最好的方式,最好不要看有答案的题目,有可能的话把题目抄下来。分析清楚之前忽略或者没掌握的知识点。
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能持之以恒,开始的时候规划的比较好,但是之后就不是这样了,所以总会出现前面好,后面坏的情况。

之前曾经在别了家驹廿一载中说过,大一的时候对billboard有了些许的了解,知道了所谓的top100。今天很偶然的机会,因为想了解一下coldplay的发展情况(其实也是闲得无聊),于是就打开了billboard的官网,其中有两个rank,一个是hot100,一个是billboard200

经过了解明白了hot100指的是单曲的排名,即我们经常在各大音乐下载网站所见到的billboard排行榜,而billboard200则是对于在美国销售的专辑的排名。这个详细的可以自己wiki。

经过我的一点点调查,发现billboard200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The Beatles的地位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无可取代,比如你能够在各项记录中发现很多熟悉的名字,比如pink 弗洛伊德,比如迈克尔杰克逊,比如linkin park,u2等等,所以再次反证明了这个榜单的权威性。而让我有点困惑的是coldplay的专辑ghost story在billboard200中排名很靠前,上一周是12,这一周略微下滑到了14,而他们的单曲在hot100中只有a sky of full star排在了大概五十名的位置,最高的时候a sky of full star 也不过只有第十名的位置,而ghost story则是最高的时候能够排到第一名,专辑好卖而歌曲排名不够,虽然我知道专辑是纯靠销量的,而单曲则统计的比较广泛,但觉得很多top10的歌曲没法跟ghost 专辑中的某些歌曲比较。

所以,尽管如此,最终的收获是了解了billboard200.

Written with StackEdit.

半年之前回家的时候写下了村子 ,如今看来里面的很多东西仍然适用于现在的情况,在那篇blog里面,我说到了我与村子里面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别,谈到了村子在村子里面并不快乐,谈到了其实我是有一颗城市的心,如今呢,又是一番怎样的体会呢?
最近两天去街上,感觉是不同的,昨天去街上买馒头,看着那窄窄的不平坦的马路,看着街上的人群,有一种“这是我熟悉的地方吗“的自问。从小到大其实并没有赶过几次集,不总去街上,然而却偏偏回来了,突然从一个环境进入这样一个环境就会特别别扭,我没戴眼镜,骑着电动车,穿过街道,因为近视眼,眼前是模糊的,人也是茫然的。看着街上的那些人,大多数人是不认识的,像是在异乡一样。偶尔遇上几个熟人,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他的名字或者怎样称呼。于是好像平时除了在家宅着没有更舒服的了,因为出去了,会有诸多不便,而实际上,这其实好像是个恶性循环。因为不出去,所以不习惯,因为不习惯,所以不出去。不过尽管有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但是还是觉得无所谓了。有时候甚至在想,如果上完学,我还要回到家乡,那么我是否能够适应这里,我是否能够在这里和村民们和平相处,我是否能够习惯这里的生活呢?很难说,我回答不了。不过我仍然在猜测着那样一种所谓的村子里的理想生活我回到了村子,我仍然能够看自己想看的体育节目,家里安装了数字电视,可以接收到cctv5,我可以随时看直播,电视配套有网络电视盒子,我可以在电视上看网络节目,看美剧,看cctv5不直播的网球节目,我可以在想洗澡的时候洗个澡,这些都是很理想的,都是不接触其他村民就可以实现的乌托邦式的封闭生活,我仍然可以徜徉在网络中,与其他的网民们接触,我仍然能够翻墙,仍然能够偶尔上上推特之类,看看国外新闻,这也是很理想的。然而理想终归是理想,实际上很难实现,事实上,在村子里,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实际上,能够做到的,也不过就是尽量保持我的风格。保持风格太难了,在村子里,谁会看美剧,谁会听摇滚乐呢?这是冲突,也是差异,不过尽管如此,求同存异,我仍然觉得,如果我想,我是能够在村子里好好处的,只是需要一个巨大的变化。某人曾经说过,去胜芳盯半年门脸就什么都知道了,实际上,我不认为他说的是什么都知道,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什么可以值得夸耀的?在我看来,我自己不过就是处事的方式与你们不同,在我看来,一个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他的活着的方式就肯定 有道理,否则也不会存活的。就像是达尔文多说的进化论。
现在如果问我,我是否爱我的家乡,我会很犹豫,因为实际上,我很难觉出这个村子能够留给我的所谓文化思念。如果问我是否爱我的家,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的。可是现在是家乡的问题,我觉得我对他很难找到认同,在这里看到了好多的黑暗面,看到了很多我自己的理念有冲突的思想和风俗,让我不爽。如果具体的问,你爱这个村子吗?我觉得我不太喜欢,这里给了我美好的童年回忆,可是现在并不是这个样子,我回到家,几乎就是在家里面宅着,与村民的交流太少了,即使交流也是很冲突的。不过这也不过就是现在的想法,尽管我现在已经能够走到离开家很远很远的地方了,但是依然不想念这个村子。但是以后呢,并不知道,因为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其实想想,我其实从来就没有认同过这个村子,我很少会去赶集,很少会在晚上出去玩。很少会在别人家办白事的时候去看热闹。这些能够让你有文化认同的事情,我都没有参与,于是,就很难认同这个村子了。

Written with StackEdit.

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最近越来越发现
我不过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
晚上一个人对着屏幕看着球
刷着微博
看着网上的讨论
可是实际上身边没有人和你一起看
白天一个人到自习室
学习是个困难的事
不会的题目没有人给你讲
自己的狂欢是自己的钻研
无聊了
又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着快乐
一切
好像都是自己
曾有句歌词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则是一群人的孤独
而我
在一个人的狂欢中孤独
我以我的方式立于这个世界
不扎堆,不排外
和其他人保持该有的距离
在享受生活中寻找滋味
rock是我的狂欢饮料
足球是我的狂欢小点心
篮球是我的狂欢水果
即使是写博客
也是我自己的狂欢
一切都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
不亦乐乎
不过
需要变化
好的生活是不断的变化
所以自己的狂欢可以有
但一众人的狂欢也必须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