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感叹:
想起了当年和奶奶,妹妹一起看金婚,还珠格格的日子,好像那时候奶奶很随和,大概我们想看啥她就给看啥,不像老爸,他要看啥只能看啥。。。
2024-01-07 23:44:17
之所有有这样的感叹,当然是因为生活便是如此。前一篇我讲了《奶奶和食物》,这一篇就来说说,奶奶和电视。
小时候的娱乐消遣方式不多,看电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而对于过去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奶奶来说,更是如此。我在有了手机和电脑之后,看电视的时间少了,而奶奶则不然,她似乎仍然停留在了上个世纪,电视机就是她的一个伙伴,可以倾听,有时候还可以诉说。
戏曲
戏曲是奶奶非常喜欢的一个节目类型,这并不奇怪,毕竟作为一个出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人,青年时代接触戏曲非常之多,她喜欢听戏,因此,我其实也耳濡目染,有时候也会和她凑热闹听听戏,她听的戏也不过是河北梆子,评剧,京剧,其中以前两者最受欢迎。在小学毕业那两年,我还给她买过戏曲的DVD光盘,让她来随时听戏,不过后来应该是我家的DVD机也成了历史文化,这个光盘当然也排不上用场了,但是即便如此,时至今日,仍然记得那个光盘里有一出《辕门斩子》。
有一次她听起了评剧《花为媒》,也会边听边给我介绍,什么小白玉霜之类的角的故事。我也并不多说,她说着,我就听着。有时候电视里放段京剧,其实她并不喜欢,但是又没有其他节目可看,就也会当作个背景音乐来听,有次电视里放京剧《龙凤呈祥》,也就是那个刘备娶孙尚香的故事,我控制遥控器,拨到这里,开始看起来。某种程度上,戏曲也是我们的一个公约数。其实她未必多么喜欢这一段,但是她会选择忍让我。
奶奶喜欢听戏,所以后来在给她守灵的晚上,我就拿着手机给灵床上的她,播放了好几段戏曲,我曾经也在她还在世时口头答应过她,要在她去世之时,给她请戏曲班子唱上几段戏,她听了很高兴,觉得我很孝顺。不过后来,真正实践之时,我才发现这个请演出的活是归我老姑负责,我并不好说什么毕竟她要花钱,于是只好用这种委婉的方式来进行。
相声
我自己曾经也专门写过我听相声的经历,其实我听相声当然也是受奶奶的影响,最初是话匣子里面经常听到,话匣子便是她的。不过坦白来说她并不是那么喜欢相声,无非就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她也并不喜欢郭德纲这种风格,电视里一旦播放他的相声也往往换掉。
电视剧
最早和奶奶住在老院的时候,或许是没有电视机的,及至后来,我们搬到我爸这边住,仍然是我和奶奶住一间屋,很多时候,妹妹也会住过来。这个时候,才开始有了电视机,这个电视机,应该是一个21寸的彩色电视机,现在看起来的确算不上大,电视里能够收到的电视频道应该也就是十个左右,到了五六年级之后,老爸那屋有了“大锅”,也就是卫星电视,可以收到更多频道,估计应该有四十几个,但是奶奶这屋,没有安装“大锅”,所以仍然只能看那几个频道。不过似乎那个时候的电视节目质量很高,所以即便就十几个频道,看着也依然津津有味。
说几个和奶奶一起看的印象笔记深的电视剧。
一个是《渴望》,这是一部上世纪90年代初的片子,当年也是风靡一时,我是跟着奶奶看的这部片子,后来也的确觉得故事情节还蛮吸引人。不过后来重播,就不怎么看,有时候奶奶在看,我就在一旁干别的了。剧中的很多人物,什么王沪生,他姐,他爸,他对象也都是比较印象深刻,奶奶看着剧,有时候也会结合剧中情节做出一番感叹,回想年轻时候的自己。
至于前面说的《金婚》,你或许可能觉得也是奶奶带着我看的,但是其实不是,最初实际上是我带着奶奶和妹妹一起看。这个电视剧首播的时候,宣传做得很足,以至于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个时候,还只是初中生的我,话说现在人可能觉得初中生为啥要看这种所谓年代剧,但是毕竟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可选项并不多,加上之前的宣传,也就开始看了,看着看着,其实我也一度想要弃剧,不过这个时候,奶奶她已经看上瘾了,我也就几乎是跟着她追完了整部剧,每天两集,好像有时候也会一天一集,一天3集的时候,不过怎样,好像都是看完电视剧就睡觉了。
后来我们不一起住了,我过去看她,见她经常看一个叫做《父母爱情》的电视剧,也会跟着她一起看两眼,看的多了,好像剧中情节,我也大概猜出来几分,应该也是和《金婚》有点像的。
当然,回忆最多的其实还是《还珠格格》,那个年头,《还珠格格》这部剧,不知道重播了多少次,电视里天津二套有个《老片场》节目,可能一年能够重播几回,还都是一二部一起重播,一放就又是几个月,我看过两遍之后,实在就有些生理不适了,然而妹妹似乎永远也看不烦这样的电视剧,往往她看到电视里正好在播《还珠格格》,就也会跟我来抢遥控器,而奶奶呢,她跟妹妹差不多,也对《还珠格格》很感冒,这个时候,就会跟我来两票比一票,拿过遥控器去换台到《还珠》。于是就总是盼着日子快点过去,赶紧播完这部剧,来看下一部剧。 刚刚为了写这篇文字,找到了十几年前写的微博:
- 记得小时候最讨厌看的就是它,那时候有个电视台每天只演一集电视剧,而且正是好时间,我想看其他的,一年总会有三个月时间来播还珠,播一二三部,可是奶奶和妹妹两个一伙,就要看那个,使我很无奈!这样的日子总有四五年,终于到了去年,发现她们都也已经烦了,然而没有想到,新还珠又来了! (2011年)
看来我的确对这件事印象颇深,两次阐述其实差别不大。话说,《还珠格格》真的曾经让她们很开心,用来消磨时光也好,用来玩乐也罢,总之是起到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心的效果,然而后来妹妹逐渐与奶奶疏远,平时爱答不理,我自己回忆起这些往事,也不免唏嘘人生之无常。
当然要说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亮剑》了。我曾经写过一段
- 最初电视里演电视剧时我五年级,那时晚上总会出去玩,有一次,我们三个人,就在村子的中央候车厅那,三人觉得没什么意思,陈说回家去看电视,我问他看什么,他说是亮剑,我眼睛亮了,遇上知音一般,后来杨见我俩这般,他没看过还不高兴,说那有什么好看的,我俩也不管他,一路走着说着,又各自分手回家了,如今每每看到电视里播亮剑总是会回忆起这样的一段往事,是啊!如今,已是别样滋味。
话说,其实当时并不觉得,奶奶的忍让,你说她一个老婆,让她看《亮剑》其实是非常无聊的吧。但是奶奶还特别好说话,我看《亮剑》,她就在旁边看着,她那屋的遥控器,但凡我在,也基本是我控制,只有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好节目,才会把遥控器给到她手里。
后来
初中毕业之后,其实很多事情都变了,比如我不再负责倒家里的泔水桶,比如连贯地看电视的时间更少了,学习成了一个主旋律, 虽然仍然还是在每周或者每两周的回家后,和奶奶一起住,但是那种连贯感其实少了很多,有关看电视的回忆,也自然就少了。奶奶的生活枯燥无味,她不像其他的很多农村老人,会自己消遣,比如打麻将牌,跳广场舞,找人聊天。她守了几十年的寡,平时接触的人并不多,只是偶尔会出去找人聊聊天,她很重要的伙伴,就是电视机。也因此,在我大学毕业那年,我也给她换了一台新的电视机,那还是一台只有21寸大小的电视机,就像很多人的显示器,我还记得到货的时候,我两只手举着这台电视机,去给她安装调试,相比之下,之前给父母买的电视机,安装过程就要麻烦一些了。
21寸的电视机,当时觉得没有多小,毕竟以前也都是看这样的电视,可是后来随着我的新房有了75寸的电视,那个21寸的电视,就实在显得很小了。似乎也是因此,后来去她那院,就很少再看电视,不过她仍然有她的诉求,她的伙伴就是这台电视机,但是电视机总也有些问题,有时候是遥控器电池没有电了,有时候是某几个台出现故障看不了了,但是这几个台往往就是她最喜欢的节目的播放平台,我一阵抓耳挠腮,也很无奈,她看了我半天搞不定也会说两句安慰人的话,告诉我不会弄就别弄了。
但是后来,她的眼睛也越来越差,不知道是青光眼还是白内障,总之,不能长时间看电视,她就把电视机打开,然后听电视里面的声音,就这样来解闷。当然,再到后来,她的耳朵也不太好使了,听声音也听不大清楚,我和她说话也很费劲。她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得很大,也能凑合看。
她看电视,并非是因为多么热爱电视,无非是想要打法无聊的一天。换而言之,如果有人去找她聊天,她当然也是非常痛快地把电视机关掉的。她只是太无聊了。
她太无聊了,她的一生,甚至似乎很难找到存在的痕迹。去世之后,又会有谁,念着她的好呢。她去世以后,倒是有很多纸活,不过,似乎应该有一台纸活电视机吧。到了那边,继续看电视? 不过那边人也不少,也许可以有人说话了。
附上十几年前的文字:
转天线杆的生活
(2011-01-29 15:12:08)
我 从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价值,只是它都因为一次谈话而改变了,那天宿舍里面在谈论各自所看过的电视剧,大家于是各说各的,将小时候看过的那些电视剧 恨不得都扒出来,有个同学都另一个同学所说的很有感触,便说:“怎么你说的那些电视剧大家好像都看过呢?”旁边另外的同学就解释了:“咱们小的时候家里面 电视一共才几个台呀!好看的电视频道也就是天津2,天津卫视,北京卫视这几个了,那时候为了看到的电视剧更‘真’,还得往屋子外面去转天线杆呢?”旁边的 又一个同学变得很兴奋,又说道:“是呀,我记得那个时候,我跟我姐姐就在屋子里面指挥着我的爸爸,我爸爸在外面转天线杆。我们看见电视画面清楚了,就大声 的嚷一声停,随后我爸爸就从外面的窗户望进来,看见画面果真是清楚了这才进屋来。”
我感觉这个对话中的场景多么熟悉,曾几何时,我也是过过这样的生活,只是,在屋子里坐着的不是我,在外面转天线杆的那个人,在外面透过蒙上了几层灰尘的玻璃向屋子里面望进来的那个人——才是我呀!现在回想起来这段记忆,倒是觉得十分有趣呢!
原来,我们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原来,我们都曾经品味过相同的乐趣,原来,我们都曾经熟悉过相同的事情,只是,因为不了解对方,没有沟通,就以为自己是所谓的与众不同,而实际上,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都过着最平凡的生活,是呀,原来,我们那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