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EB这五年
想了想,大概也是时候写一写我的过去五年的工作了。
入职
2019年年初,我就计划离职,后来终于在六月份离职,找工作找了一个月,其实只接到了两个Offer,至今记得第一个Offer是一个非常小的小公司,HR忽悠我说你来到我们公司,以后发展壮大了,你就是公司的元老,这个Offer也是我开启面试后的第一个面试,他给了我一个比较客观的薪酬,但是我考虑到我自己的发展,还是拒绝了这样一个Offer,当时我觉得既然第一个面试都这么顺利,应该后面也会很容易,哪成想后来并不顺利,我于是开启了海投模式,某天面试完成之后,在即将进入地铁的时候,接到了一个电话,是现在这家公司HR打来的,她邀请我去公司面试,并简单介绍了面试的流程,我当时一脸懵逼,完全对这家公司没有印象,因为我是通过海投一键投递的这家公司,所以才没有印象,后来也没有负担,简单地准备了准备就去面试了, 经过了一天四轮面试之后,我知道这家公司准备给我Offer了,现在想来,效率也是可以的。
不过收到Offer其实也不是很顺利,先是有个HR的姐姐给我电话面试,至今仍然记得,当时我正在五棵松蓝色港湾的门口,我和老婆两个人正在那里玩耍,接到电话HR问了些行为面试的问题,也算是一切顺利,之后又说要有背景调查,一番折腾之后,终于才给我发了Offer。
我是7月10日入职,入职那天的事情也还记得一些,公司是弹性工作制,9-10点之间上班,我来得比较早,因此我到的时候,我当时的老大还没有到公司,我就自己一个人坐在开放式大厅的餐桌旁玩手机,后来一个哥们过来跟我打招呼,问我是前端还是后端,是哪个组的,我也都一一回复,后来我才知道这哥们叫做Nate,他并不在我们组,但是也是前端,人的确也算不错,之后陆续有过一些交集,有时候一起聊天,我还总是拿这件事出来说,来表明他的热情。
疫情前
入职以后,疫情之前,先后在两个团队工作过,第一个团队平均年龄估计在40岁左右,换句话说,团队成员一半以上都是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坦白讲,我并未从他们这里学到太多,原因是他们都是后端出身,与我交际其实不多。我当时所在的团队叫做“CORE” 团队,是一个专门负责公司核心业务的团队,我们团队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公司的核心业务,比如用户注册登录,用户信息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当时光听名字,以为这是一个蛮厉害的团队,后来老大自嘲地说道,这个团队做的工作,就是其他团队不想做的三不管的东西,听了之后也就去魅了。
我在第一个团队呆了不久之后,就去到了第二个团队,并在这里一呆就是四年。坦白讲,我还很喜欢这个团队,这里的节奏相对比较快,做的工作也比较有挑战性,同时我也承担着比较重要的职责,能够有很大的灵活度去做一些项目技术框架上的演进和调整。
那时候还有每周一次的前端技术同步会议,一群人跑到一个摆着乒乓球桌的会议室,各自端着自己的电脑,主持人姐姐说着各个团队的技术演进,分享着接下来可以做的新的工作。也是从这个会议,慢慢见证着这个公司前端团队的扩大。
疫情之前的十月份,还参加了一场公司组织的郊游,或者说是团建活动。我们乘坐大巴车出行,北京公司的最大老板坐在我的旁边,那时候我刚刚入职不满三个月,好像公司里也不认识几个人,我找到座位之后,没有人坐我旁边,这时候大老板就出现了,主动坐在了我的旁边。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就尬聊了两个多小时,坦白来说,后来的五年时间加起来恐怕也没有那天和大老板聊天聊得多,如今看来,这次聊天当然是一个可以吹嘘的点了。
那时候,还有一次公司内部的竞拍,当时IT有一批比较老的淘汰下来的IT部件,便组织了这样一场竞拍,大家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来参加这样一场竞拍,组织竞拍的IT老哥是个蛮风趣的北京哥们,据说三十几岁了还没有结婚,但是不急不躁,怡然自得,这哥们其实接触并不多,印象之中,只记得当初我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说我喜欢爬山,然后这位老哥就问了我一句爬不爬野山,我说我不爬,我只爬香山这种。老哥的问题,倒是也能看出他大概还是个很摇滚很潇洒的人士吧。不过这位老哥在疫情开始之前就离职了,和他一同离职的还有几个平时一起玩得很不错的同事,大概是感情好到可以一起离职了。
总之, 疫情之前的我,遵循着朝九晚六,公司也是一个常规的公司,上下班打卡,每周技术分享,每周二免费午餐,每周四的小食供应,应该有的也都有。也曾经在入职的前一个月做过多次个人介绍,受到一波波同事的欢迎,如今来看,已是如梦似幻。
疫情期间
从2020年初开始,新冠病毒肆虐。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照例去公司上班,美国的同事还会给我们寄来口罩消毒水等用品,来给我们分发。没过多久,风头骤变,美国那边也开始大规模感染新冠,我们开始给美国那边寄送口罩等用品了。情况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先是美国那边大规模地远程办公,后来是中国这边一旦遇到突发疫情,也会选择远程办公,慢慢地,公司文化已经逐渐向远程办公倾斜。
从2020到2022,公司多次提出要求规范每周到站时间,要求每周至少到站两天,但是实际执行的时候也并不严格,有些人可能一个月也不见得能见上两面。
关于远程工作,我曾经在另外一篇博客里写道:
曾经希望能够自己带孩子,不依靠父母,后来有了远程工作,得以在女儿一岁以前,几乎完整地远程工作,看着女儿一点点长大,虽然其实每天陪伴的时间也很有限,但也算是在工作之余,帮助了老婆带娃,于心也算没有太多愧疚。收入不高,有时候,也会安慰自己,挣钱多少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开心嘛。
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远程工作对我是个契机,让我能够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当然事实上,我做得还不够好。如我老婆所说,很多时候,虽然我在孩子身边,但是心里却在想着另外的事情。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大概也正是因为大家都品尝到了远程工作的好处,所以hybird 办公的政策才一直很艰难,尤其是美国那边其实管理更加豪放,几乎不要求到站,所以也自然不好来要求我们北京团队了。
疫情期间当然公司层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很多东西被搬到了线上,比如2021年,2022年的年会就被搬到了线上,由于这种远程办公模式,很多同事的交流对象只限于同组成员,以至于后来2023年年会的时候,很多最近两年新加入公司的同事来到年会现场,却发现除了本组成员,都不认识其他成员了。以至于HR针对我们的这次年会都感叹道,这是一次大型网友见面会。公司层面个人之间的联系当然少了很多,毕竟以前只要去到公司,就会在这个大型开放办公空间见到公司里其他的人,但是现在远程办公了呢?见不到了呀。所以这种大型年会,还是有些必要,能让我们有些交流的。
具体到我所在的组,也看到了几个同事直接搬离北京,回到老家上班了,我和另外一位同事D君交流过,他告诉我说,老家的房子都已经买了好几年了,空着多浪费,还不如利用起来。我们交流这些的时候他还没有办理回老家远程,没过多久他就回去了。话说回来,还是解释一下,我司那时候原则上,还是需要你人在北京,即便你要远程,所以像他这种情况,还是需要领导审批的 。
我也正是在这期间有个女儿,由于这样一个hybrid 的工作环境,使得我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她。关于养育孩子,我曾经也和老婆有过多次探讨,最后总结出来就是我们作为父母亲自带娃,理由则是我们实在觉得我们的父母都不会比我们带的更好,况且他们也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老婆承担了主要的工作,为此有长达两年的时间没有上班,我则幸好可以远程,分担了一部分工作。带娃的过程充满了酸甜苦辣,之前也在之前的年度回忆里写个一些片段,也就不再赘述了。总之,我时至今日,当然也会感激我司,毕竟他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和我女儿长期相处。
说回来,其实现在想来,这种混合办公模式或者才是最适合我的,后来我们突遭变故,北京公司裁撤,公司给了我们九个月的缓冲期,我于是直接退掉北京租的房子,回到老家居住,但是坦白讲,这种完全在老家的远程工作,对我而言,有时候的确会让我有些心理问题,虽然身在老家,周围好像都是熟人,但是平时所见之人,无非就是老婆儿女,我的父母以及岳父岳母一家,其实交际圈子反倒更小了,平时出门也不过就是去拿个快递,如果村子里能够送货到家,估计连出门的理由都没有了。交际面太窄,平时说的话很少是一方面,缺乏锻炼则又是另外一方面,回家几个月的时间,体重涨了六七斤的样子,已经突破了我之前一直无法突破的整数上限,当然,这些都已经多少有些扯远了,每种工作方式都有利弊,更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去适应和协调。
疫情后
疫情自2022年底结束之后,前面已经提及,我们仍然保留着混合办公的方式,工作强度上也没有增加,其实反而还缩小了。有时候的确觉得,公司发生的那些变动,都能够反应在股价上面,19年我刚入职的时候,股价是70多美金,后来疫情爆发,公司股价跟着大盘有一波先跌后涨,在股价慢慢涨上去的阶段,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是工作量最多,最有心气是时候吧,那时候公司员工也扩招,从长期维持在把九十人,一举突破一百人,最多的时候来到了一百四十人,各个团队在拼命地扩招,抢占资源,不过随着美国那边的加息以及公司领导层的变动,也影响到了我们个体普通员工,公司慢慢地停止扩招,甚至在22年年中以及22年年底有过两次裁员,接着就是23年九月的这次全面裁撤。
当然,我作为一个普通个体,我能够看到的微乎其微,但是的确总是能够从公司邮件里的频繁的组织架构调整的通知看出来,这个公司的动荡。我们同事之间偶尔也会讨论这些事情,有些人会觉得,我们不需要在乎公司层面的组织架构调整,我们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了,踏踏实实上班,但是现在看来,由不得你不关注,公司层面的组织调整,总是会最终影响到你。
轶事
1: F同事是清华毕业,这大概已经成为了他的标签,他是公司的二号人物,如果仅仅光看这个标签,的确不够立体,我和他交流不多,只是在很多次大会中听过他的发言,多少能够感受到他的睿智,在思考上比较全面,后来最后一次年会,我过去找他敬酒,他也能够说出我的名字,在我看来,已经十分难得。
2: A是HR,也是前台,平时会负责各种福利的发放,也会负责周二免费午餐的供应以及周四小零食的供应,我们平时话不是很多,结果等到我去办理离职手续的时候,她跟我开玩笑,说起来我两个月以前的一条朋友圈,在那条朋友圈里面,我说了我去当滴滴司机的经历,我一直很佩服一些HR能够认出公司里每一个同事并能够和她们打成一片,现在看来,这位也是其中之一。
3: 有一次,HR组织了一个北京团队的zoom会议,由当时的CMO也就是市场主管给我们分享她的职业生涯,这个CMO是台湾人,当时分享的时候也是直接用国语和我们交流, 她的经历也蛮有意思,本来也算是一个程序员,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后来跨界去做了销售,还得了一个MIT 的Master,她当时一个演讲做了蛮久的,一个核心要点大概就是“What get you here won’t get you there”,讲的就是在职场上一步步往前走的过程中,不能抱有路径依赖,你是一个优秀的程序员,那么你接下来想往上升,就不得不去寻找新的增长点,不能一直按照原有路径去前进,这个挺有启发性,之前从来也没有听说过类似的理论。
4: 公司里有一号人物,人称小周杰伦,几乎每次年会,都要唱一首周杰伦的歌曲,结果最后一次年会,他并没有唱周杰伦,我的另外一位领导唱了一首周杰伦的《晴天》,并且说了好长一段开场白,大概意思是这首歌虽然是名字叫做《晴天》,但是说的却是雨天的事情,无论怎样,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人生中都能是晴天。前领导这个话说得很好,以至于我现在仍然记得,我以前几乎没听过这首歌,现在一看到这首歌,好像就会想到我这位前领导。
5: 关于我前领导,其实有很多故事。他彷佛能够跟公司里所有人达成一片,像我们这种小角色,往往只能够认识和自己工作打过交道的同事,但是他似乎并非如此,他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虚拟的微信群里都十分活跃,因此被大家誉为社牛。他虽然是我的领导,但是在我们面前完全没有领导的架子,和他在一起非常放松,当然我也认识到他是我的领导,因此实际上最放松的时候,反倒是我去了其他组之后和他的更多交流,我会告诉他我准备去天津发展,等到下次再见面的时候,他也会热情地询问我关于去天津是否有新的进展。他也总是会关心我的孩子,询问她的成长,总让我觉得很温暖。说起来,我一直认为我打过交道的这些直属领导,除了第一任领导之外,其他的都还不错,我也很感激他们对我工作和生活的帮助。在他是我的直属领导期间,有过大概一年多的时间,每过一个月,他就会做一个一对一的对话,聊一聊最近的工作和生活,我也觉得这样的对话很有必要,虽然很多时候可能会有点像是打鸡血,喂鸡汤,但是毕竟他也会告诉你需要加强哪方面的知识技能,他给我的一个提示是,越往上爬,就越需要沟通能力和英语能力,不过说来惭愧,这两点时至今日,似乎也没有太大提高,只能继续努力了。
6: 某次去公司发小礼物,那是我刚刚度假回来之后不久,我以为某个工位还是K同事的,便把糖果留在了那个工位,结果没过多久,这个工位现在的主人通过slack找到我,问我是否给错了糖果,是否需要她把糖果再还给我,我说你就留着吧。这也算是这种混合办公的一种趣事了,由于不是每天都来公司,不是每天都见到身边工位的同事,就会出现这种乌龙事件。
总结
一个公司呆了五年,在不同的五个小组工作过。和不同工种不同性格的同事打过交道,看着同事来来往往,也见识了这个公司的起起伏伏。我离开了这个公司,不过又以另外的身份做着类似的身份,我并不知道接下来又会在这里多久,只好怀着一颗略显忐忑的心,学点新的知识,有备无患地接着往前走。我在远程工作的路上越走越远,看看还能否有新的故事发生吧。